1.风水中理气是什么 理气有什么作用
风水有三才理气与峦头之分,三才者「天、地、人」天之道主阴与阳,地之道主柔与刚,人之道主仁与义。
天有寒暑、风云、昼夜;地有山川、河岳;人有五伦,各有其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干道成男,坤道成女,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堪为天道,观天文,舆为地理,察山川河岳。 天道为理气,地道为峦头;风水师多以峦头为体,理气为用。
因为凡看风水,入门(第一要紧看峦头,有了峦头穴可求,若是峦头不齐整,纵合大星也是浮)。理气与峦头二者不能废一。
风水之道,得山水为上,无山水为下也。 风水理气,派别甚多,有三元、三合、玄空、卜卦、挨星理气等,理论繁杂,但有合理亦有不合理者,故有(真峦头、假理气)之别。
理气者以三元九运,阴阳五行,先后天八卦并用,颠倒顺逆兼施。阳宅挨星,以受气之元运为主,山向飞星,与客星之加临为用。
阳宅重门向,或开阳为屋向,门向所以纳气,如门外有水则较路尤重,衰旺凭水权衡在星之理气。 宇宙之道,源于阴阳,而阴阳备载于易经,由乾坤六子,化生万物 。
2.风水的理气
地球不断地转动,整个地球、太阳系乃至宇宙的气场每天、每年都不断地变动,形成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风水方位,这种根据“时间”变换去选择风水方位的学问,就是“理气”。而对于时间的掌握,就要靠天文历法。
在风水学的运用中,准确而又熟练地掌握干支历法,可以说是一种基本功。
干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它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太阴月相无关。干支历月份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见下表: 数序123456789101112干支历月份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自古以来,干支历一直为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以清朝官修史书《清实录》为例,书中的干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如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乾隆实录之第九册,第573页,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见清代《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
三元九运是古代汉族人民划分大时间的方法。先人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经过漫长时期的观测,发现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运转会对地球上的自然和人事现象产生影响,特别是木星和土星的运行规律对地球影响很大。木星环绕太阳一周约12年,土星环绕太阳一周约30年。木星与土星大约20年会合一次。古代汉族人民洞悉这一天机,以180年作为一个正元,每一正元包括3个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60年,分为3个运,每运为20年,即上元是一运、二运、三运,中元是四运、五运、六运,下元是七运、八运、九运,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运体系。
上元
一运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运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运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中元
四运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运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运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下元
七运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运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九运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以上为公历年与干支历年的大概对应关系,年份的划分要按照干支历。
3.风水学中峦头与理气是什么意思
峦头:代表形格上的摆设,即是【空间】的方位学
理气:因地球自转,公转,乃至整个宇宙的星球所产生的磁力每分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风水方位,,这种根据【时间】来厘定风水方位的学问就是理气。
譬如峦头不好,还要计算理气,才能真正知道【尖角暗射】在哪一年发挥作用力。
所以风水一定要配合时间,,一间屋可能在开始的时候100分,在某一个时间内也可能跌至零分。
这也解释为什么有些老屋,第一代住的时候飞黄腾达,却之后一代比一代没落的原因。
一般人只会看峦头,水平低的风水师,只懂得讲解摆放的理论,不懂得计算空间的转移。
在某种程度上,理气比峦头更加重要
因为环境的布局设计可以改变,峦头可以改变,但宇宙的磁场、飞星的位置,却不能改变
只能用去化解,煞不能尽化,峦头却可以完全改变过来。